当前位置: 主页 > 知识与标准 > 臭氧知识 > 臭氧饮用水净化实验:从浊度到微生物的去除机制研究

臭氧饮用水净化实验:从浊度到微生物的去除机制研究

臭氧饮用水净化实验:从浊度到微生物的去除机制研究

摘要

本文介绍臭氧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比较不同剂量下对浊度、细菌总数、异味与色度的去除效果,并提供工艺优化建议。

更新时间:2025-11-13
来源:www.tonglin.cn
作者:同林科技
浏览:
关键词: 臭氧水实验 臭氧反应时间 臭氧净水工艺 臭氧去除异味 臭氧消毒实验 臭氧饮用水 80g/h 超滤膜曝气 耐高压 臭氧产量区别 抗生素废水降解处理 水处理应用 微细气泡技术 药物合成反应 臭氧特性 MBE 分子束外延 臭氧源 实验室臭氧发生器 显示屏 Atlas-H30 二手臭氧发生器 BMT 802N 空气气源 氧气气源 臭氧尾气破坏装置 ALD设备 分解效率装置 苏伊士 首创集团 臭氧除杂 原理与机制 杂质 碳酸锂浆料 臭氧发生器PLC 3S-J5000臭氧检测仪 3S-KW 管道式 去除新兴污染物 洗车业务 臭氧去除氨 臭氧高级氧化工艺 酚类物质 负压臭氧发生器 臭氧微气泡曝气 清华大学 臭氧化反应 ald臭氧 200g臭氧发生器 菲律宾 海水养殖尾水 微通道 CVD 微通道反应器 工业臭氧解决方案 实验室高压臭氧 Apex P30臭氧设备 微通道膜反应 高压臭氧发生器 选型指南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锂电池 臭氧粮仓害虫消杀系统 清洗杀菌 水产品 电耗 O3暴露 臭氧发生一体机 杀菌潜力 低浓度臭氧 风冷 功率 纯臭氧发生器 明电舍 MEIDEN 臭氧清洗 3S-H20 臭氧在水再利用 井水处理 氰化物 臭氧溶解度 瓶装饮用水 游泳池消毒 微纳米气泡 高级氧化技术 纸浆漂白 同林工厂 水处理公司 臭氧消毒原理 工作过程 海产品加工 中试实验装置 臭氧除臭系统 臭氧灭菌 泳池臭氧消毒 洁净区 瓶装水 浓度要求 桌面型
详细介绍相关案例

本文介绍臭氧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比较不同剂量下对浊度、细菌总数、异味与色度的去除效果,并提供工艺优化建议。

一、臭氧在饮用水处理中的优势

臭氧(O₃)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饮用水净化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传统氯消毒不同,臭氧具有更高的氧化电位(2.07 V),能够快速破坏有机物分子结构、分解色度物质,并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及原生动物孢囊。此外,臭氧分解后生成氧气,不会产生持久性二次污染。

在全球范围内,臭氧处理技术已广泛用于自来水厂的深度净化环节,用于改善水的感官质量、去除异味、氧化铁锰离子,以及作为活性炭滤池的前处理氧化步骤。臭氧不仅能有效去除微生物,还能降解藻类代谢物、农药残留及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具有高效、安全和绿色的特性。

臭氧饮用水净化实验:从浊度到微生物的去除机制研究

二、实验装置与原水参数

1. 实验装置构成

实验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臭氧发生器:采用高浓度电晕放电式臭氧发生器(3S-T10输出浓度 10–120 mg/L),氧气为气源。

•臭氧接触反应器:采用透明石英反应柱(有效容积 2 L),底部通入臭氧气体,利用微孔扩散器实现均匀混合。

•尾气处理装置:配置F800臭氧尾气破坏器以分解未反应臭氧,确保安全。

•检测系统:包括3S-J5000臭氧浓度检测仪(紫外法)、浊度计、色度计、溶解氧仪、细菌总数平皿培养装置。

2. 原水参数

实验用水选自城市自来水厂的初级沉淀出水,其基本参数如下:

 

指标数值单位
浊度3.5NTU
色度15
pH7.1
溶解氧7.8mg/L
细菌总数1.2 × 10⁴CFU/mL

三、臭氧投加量与接触时间设置

为考察臭氧剂量及反应时间对水质改善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以下参数梯度:

 

实验组臭氧浓度 (mg/L)接触时间 (min)备注
A组1.05低剂量短接触
B组2.510中等剂量
C组5.015高剂量

在每组实验中,维持气水比为1:3,温度为20 ± 1 ℃。

反应结束后,取样进行浊度、色度、异味感官评价及细菌总数测定,同时监测臭氧残留浓度以确定利用率。


四、实验结果与水质改善

臭氧氧化后,水样的主要变化如下:

•浊度明显降低:臭氧能快速氧化水中胶体与有机悬浮颗粒,使其电荷中和、凝聚并沉降。

•色度与异味去除显著:臭氧能分解腐殖酸、藻类代谢物、酚类化合物等有色及有味物质。

•细菌总数大幅下降:臭氧在几分钟内即可完全破坏细胞膜结构与酶系统。

•溶解氧上升:臭氧分解为氧气,提高了水体含氧量,利于后续生物处理。

实验数据表明,随着臭氧浓度与接触时间的增加,水质指标呈现非线性改善趋势,但在高剂量下去除率趋于稳定。

五、浊度下降曲线

浊度变化曲线如下所示:


臭氧浓度 (mg/L)5 min10 min15 min
1.03.1 → 2.0 NTU
2.53.5 → 1.1 NTU3.5 → 0.8 NTU
5.03.5 → 0.6 NTU3.5 → 0.5 NTU3.5 → 0.5 NTU

当臭氧浓度达到2.5 mg/L以上时,浊度去除率超过70%,继续增加剂量提升效果有限,说明氧化—凝聚机制已趋于饱和。

六、微生物总数变化

细菌总数变化如下:

实验组反应前 (CFU/mL)反应后 (CFU/mL)去除率 (%)
A组1.2 × 10⁴1.6 × 10³86.7
B组1.2 × 10⁴4.2 × 10²96.5
C组1.2 × 10⁴8.0 × 10¹99.3

臭氧浓度与杀菌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尤其在5 mg/L下几乎可实现完全灭活。相比氯气,臭氧反应速度更快,且对细菌芽孢和病毒同样具有良好去除效果。

七、工艺优化与应用前景

结合实验结果,饮用水臭氧净化工艺可优化为以下流程:

(1)预臭氧化

投加1–2 mg/L臭氧,接触3–5 min,去除异味与可氧化有机物,为后续过滤创造条件。

(2)主臭氧化

投加3–5 mg/L臭氧,接触10–15 min,确保细菌、病毒彻底灭活并显著降低COD与色度。

(3)后处理

利用活性炭或生物滤池吸附残留有机物与臭氧副产物(如溴酸盐),保证出水安全。

(4)自动控制建议

通过在线臭氧浓度检测与PID控制系统,保持臭氧剂量稳定。气源可采用高纯氧气或氧浓缩机,以提高臭氧产率与利用率。

(5)应用前景

臭氧净化技术适用于自来水厂、瓶装水生产、农村集中供水等领域,尤其在应对地表水污染、改善口感与消毒副产物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可结合紫外/臭氧、臭氧/活性炭等多级耦合工艺,实现更高效、低能耗、无残留的饮用水净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