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
为解决焦化废水尾水中有机物难降解问题,马栋等人采用浸渍 - 煅烧法制备了负载活性金属氧化物的活性氧化铝型催化剂,通过臭氧催化氧化实验探究载体、活性组分种类及煅烧条件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发现煅烧温度 450℃、煅烧时间 4h时活性氧化铝载体催化活性高;相较于单组分催化剂,Mn-Ni/γ-Al₂O₃(nₘₙ:nₙᵢ=2:1) 催化活性优,60min COD 去除率达42.26% ,重复使用 6 次后去除率仍有35.65% ,且 Mn、Ni 溶出量低,同时 BET、XRD、XPS 等表征表明该催化剂保留 γ-Al₂O₃介孔结构、锰以 α-MnO₂形式存在、镍呈复合价态且二者存在强相互作用,具备良好稳定性与重复使用性,为焦化废水尾水处理提供参考。
2. 研究背景与目的
背景:焦化废水尾水是经生物处理和混凝处理后的排放水,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如多环芳烃 PAHs、杂环化合物),这类物质芳香族分子结构复杂、稳定性高;实验用水(迁安焦化 O/A/O 生化工艺混凝沉淀出水)的 ρ(BOD₅)/ρ(COD) 为 0.14,远低于 0.3,可生化性差,且 ρ(COD) 未达到工业废水三级排放标准(ρ(COD)<120mg/L),常规处理技术(物理吸附、化学氧化等)存在二次污染、降解延迟等问题。
目的:通过制备负载活性金属氧化物的活性氧化铝型催化剂,结合臭氧催化氧化实验,筛选适配的催化剂,解决焦化废水尾水有机物难降解问题,为高效臭氧催化体系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3.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类别 | 具体内容 |
---|
实验用水 | 迁安焦化 O/A/O 生化工艺混凝沉淀出水(2019 年 4-5 月水质) |
化学试剂 | 硝酸锰、硝酸铁、硝酸铜、硝酸镍等(均为分析纯),高纯水,99% 纯度氧气 |
实验仪器 | LH-CM3H 型 COD 测定仪、PHS-3C 型 pH 计(上海雷磁)、3S-T 型臭氧发生器(北京同林科技)、3S-J5000 型臭氧浓度检测仪(北京同林科技)等 |
3.2 催化剂制备
采用浸渍 - 煅烧法,具体步骤如下:
取 30g 活性 Al₂O₃载体(粒径 3-6mm,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浸渍到 1mol/L 的过渡金属(Mn、Fe、Cu、Ni 等)硝酸盐溶液中(各硝酸盐按特定质量 / 体积溶于超纯水定容至 100mL);
室温下,恒温振荡器以 150r/min 振荡 30min,确保混匀;
过滤得到固体,105℃烘干;
在 400-600℃温度下煅烧 1-5h,制得催化剂。
3.3 实验装置与方法
装置:玻璃柱反应装置(内径 4cm,高度 1.5m),含催化装置、曝气盘、循环水泵、臭氧发生器等组件(图 1);
实验条件:室温 (20±2)℃,1L 废水中加入 30g 催化剂,蠕动泵循环混匀,臭氧发生器出口 O₃气体流量 1L/min,O₃质量浓度 10 mg/L;
检测:每隔一段时间采用重铬酸钾滴定法(GB 11914-1989)测定 COD 值。

3.4 分析与表征方法
分析 / 表征项目 | 仪器与方法 |
---|
COD 测定 | 重铬酸钾滴定法(GB 11914-1989),LH-CM3H 型 COD 测定仪 |
物相分析(XRD) | D8 Advance 型 X 射线衍射仪(德国布鲁克),CuKα 辐射,40kV,40mA,扫描范围 3°-90°,速度 3°/min |
比表面积与孔径(BET) | ASAP 2020 型比表面积与孔径测定仪(美国麦克仪器),77K 液氮温度下 N₂吸附 - 脱附 |
形貌观察(SEM) | S-4800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微区成分(EDS) | Noran7 型 X 射线能谱仪 |
化学状态(XPS) | XSAM800 型 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英国 KRATOS) |
金属离子溶出 |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
4.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煅烧温度:保持煅烧时间 4h、催化剂投加 30g 等条件,当温度从 400℃升至 450℃时,COD 去除率从 19.14% 增至 20.61%;继续升至 600℃,去除率降至 18.08%,故450℃为优煅烧温度。
煅烧时间:保持煅烧温度 450℃等条件,时间从 1h 增至 4h,COD 去除率从 18.08% 增至 20.61%;延长至 5h,去除率降至 19.69%,故4h 为优煅烧时间。
4.2 活性组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单活性组分:单独臭氧氧化 COD 去除率仅 17.80%;负载活性组分后去除率显著提升,其中负载 Cu、Mn、Ni、Fe、Co 的催化剂活性较高,60min COD 去除率分别为 35.29%、34.01%、32.73%、32.01%、31.99%,优于负载 Ce、Zn 的催化剂;但单组分催化后废水 COD 仍未达标。
多活性组分:选取 Cu、Mn、Ni 两两组合(不同配比),多组分催化剂 COD 去除率几乎均高于 35%,其中nₘₙ:nₙᵢ=2:1 的 Mn-Ni/γ-Al₂O₃催化剂优,60min COD 去除率达 42.26%,远高于单组分及其他多组分组合,这源于 Mn 与 Ni 的强相互作用,加速臭氧分解产生大量活性氧(・OH、・O₂⁻等),提升有机物降解效率。
4.3 优催化剂(Mn-Ni/γ-Al₂O₃,nₘₙ:nₙᵢ=2:1)表征
SEM-EDS:γ-Al₂O₃和该催化剂均呈多孔表面,后者被紧密堆积的层状颗粒覆盖;EDS 分析显示 Mn、Ni 质量分数分别为 2.73%、1.22%,物质的量比接近 2:1,负载效果好。
BET:该催化剂保留 γ-Al₂O₃的介孔结构;与 γ-Al₂O₃(比表面积 189.99m²/g、孔体积 0.48cm³/g、孔径 6.33nm)相比,负载后比表面积降至 152.56m²/g、孔体积降至 0.42cm³/g、孔径增至 6.86nm,因活性金属进入中孔起支撑作用且阻塞部分通道。
XRD:γ-Al₂O₃特征衍射峰(2θ=37.56°、45.99°、67.13°)清晰;MnOₓ/γ-Al₂O₃在 29.1°、56.8° 处有 α-MnO₂特征峰(JCPDS 42-1169);该催化剂未出现明显 MnOₓ和 NiOₓ特征峰,因 Mn 与 Ni 强相互作用提升分散性,且其平均晶粒尺寸(22.5nm)略小于 γ-Al₂O₃(22.6nm)。
XPS:Mn 2p₁/₂(654.8eV)、Mn 2p₃/₂(642.1eV,对应 Mn⁴⁺),Mn 以 α-MnO₂形式存在;Ni 2p₁/₂(872.6eV)、Ni 2p₃/₂(856.1eV),且有卫星峰,Ni 呈复合价态(以 Ni²⁺为主);O 1s 谱分解为晶格氧(529.8eV)和表面氧(532.4eV,促臭氧分解产・OH)。
4.4 催化剂稳定性与重复利用性
对 Mn-Ni/γ-Al₂O₃(nₘₙ:nₙᵢ=2:1)进行重复实验,使用后离心分离、105℃烘干再利用:
COD 去除率:第 1 次 42.26%,第 6 次仍达 35.65%,仅降低 17.60%;
金属溶出:第一次循环 Mn、Ni 溶出率分别为 17.95%、22.95%,后续溶出量均小于 0.01mg/L,稳定性良好。
5.研究结论
结构与成分:Mn-Ni/γ-Al₂O₃(nₘₙ:nₙᵢ=2:1)保留 γ-Al₂O₃介孔结构,虽比表面积、孔体积降低但孔径增大;Mn 主要以 α-MnO₂形式存在,Ni 呈复合价态,二者存在强相互作用。
催化性能:煅烧温度 450℃、时间 4h 时载体活性高;该催化剂活性显著优于单组分及其他多组分催化剂,60min COD 去除率达 42.26%。
实用性:催化剂重复使用 6 次后活性仍较高,Mn、Ni 溶出量低,稳定性与重复使用性良好,且可大规模制备,在焦化废水尾水处理领域潜力巨大。
参考来源:DOI:10.19726/j.cnki.ebcc.202402007